Monday 15 September 2014

登山周末







秋初,難得的天朗氣清,立刻出動。

再去上次的停車地點,這次走另一個山頭。一見停車場泊得滿滿,就知道山上一定很熱鬧。果然,Redninghytten是人山人海。指示牌上寫走到hytten要一小時,我們用了50分鐘。

很多家庭帶著小孩走,把它當合家歡徑。挪威孩子從小接觸大自然,還未懂走路的也被背上山。剛學會走路的當然自己走,大不了手腳並用。爸媽在後邊看著阿B慢動作跌地上,然後自己爬起身,那從容看得我好佩服。這邊的小孩都習慣在山上走跳跑。帶著小孩走得慢,一來一回加野餐,剛好一下午。

從這裡我們繼續走,經過大大小小的水塘,Gullfjellet這邊是集水區,負責提供Bergen大部份飲用水。一路走來,相隔不遠就有一個石頭堆砌出來的小塔,有時候山路不夠明顯就靠它們指引方向。之前的綠都退色了,整個山頭變得啡黃,登山客的鮮色外套變得特別搶眼。有太陽和沒太陽的溫差很大,坐在塔的陰影下一會就覺涼,還好雲不多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有一層霞氣,遠處的景都好朦朧,像罩了一層紗。

在山頂停留了一會,下山時還不到四點,影子已經拉得長長。好些路已經被山的陰影覆蓋,秋天的感覺又更重了

Monday 8 September 2014

一年容易又中秋


一年容易又中秋,原来已經一年了。去年中秋我在北北印已經安頓下來,落村裏散步時拍下了相中初升又圓又亮的月亮。

為什麼是印度?不是我選它,是它選了我。

其實一直在我心上的,是西藏。這地方對我有特別意義,是緣起是轉折。那時候在西藏不過是三星期,離開後一直都有留意西藏的狀況。只能說是每況越下,很想做點什麼但又無從入手。在敏感時期,外國人禁足,一直在拉薩做保育的外國非牟利組織也被逼離開。看著物質和非物質的藏傳文化從一點一點的流失,到大刀闊斧的被消失,我其實很敬佩藏人對自身文化的承傳能力。

然後到了交論文後的日子,我四處聽講座,聽了一個關於在拉達克的項目。選上這個不單是因為和我修讀的科目有關,也是因為拉達克和西藏關係密切,也是藏傳佛教的地方。講座過後我留下,自我介紹,說我很有興趣幫忙。之後的電郵聯絡,大致上確定了我去的時間。但問題是,這是義工形式,提供食宿但無薪。雖然我一點也不介意,但也不能夠花光戶口裏的錢要父母倒貼,於是就決定找不到贊助就不去了。

最後當然是成功,申請到獎學金。從遞交申請到面試,過程有驚無險,現在回想起也覺得太過幸運。一切確定,才跟父母說我要到印度。當然大驚,那時候風化案的報導鋪天蓋地的。其實北北印可以說是全印度最安全的省份,而拉達克的文化也跟印度大陸其他地方很不一樣,當地朋友也說:Ladakh is not India。我再說,完了工作後會到印度其他地方旅行,更驚。

打趣說,那我找個人陪可以了吧,不然你們一起來!出乎而料,竟然說好。結果,就有了這次百年難得一遇的全家旅行,而且是去印度。

若要總括這趟旅程,我會說是無心插柳,得到了更多。

當時我也有報在英國的其他工作,但面試過後結果還是失敗了。但冥冥中自有主宰,路是人走出來的,機會也可以自己創造。我不知道這些經驗會帶我走到那裡,但我相信每走一步也有其意義,只有在將來轉過頭看才會明白。

不知道要不要放棄的你,只要你想做,就去做吧。
加油!

Saturday 6 September 2014

果亞


認識這個南印度海邊邦的經過很間接。可以說是透過工作,資料搜集和聊天而知道更多。

一開始是到了同樣是葡萄牙殖民地的非洲小島國工作,在做背景資料搜集時認識了Indo-Portuguese style。果亞成了葡萄牙殖民地後,在信仰上,當地人民被逼改信天主教;在工藝上,工匠要為統治者制作朝拜用或日常用的裝飾品和傢俬等日常用品。這些用品,外形採用了當時歐洲的款式,但細節上揉合了印度莫臥兒的風格,加上印度工匠的巧手和來自東南亞的物料,漸漸區分出來自成一家。

而在印度列城時,跟人聊天時知道,他們不少人像候鳥一樣,夏天在北面的拉達克,冬天就到南面的果亞。賣皮革的小哥來自賈沙默爾,我到的時候已經是季尾,他說過一個星期看看生意怎麼樣,看會不會提早回家休假。剛好我之後會到那裡,就問他兩個月後會不會在,但他說那個時候應該到了果亞。夏天的果亞受季候風影響,雨水太多,外國遊客卻步,到了冬天就剛好,氣溫也不會高到另人窒息。在戶外餐廳時知道,原來他們也是過多大概一個月就全面徹退,到果亞開業。

漂泊的旅遊業者,我想他們若有得選擇的話,都不希望離家太遠。但終究是現實,不得不跟著水源跑。我對這個城市很好奇,在經濟上莫非它和拉達克一樣,有點不健康地單一化,過度依賴旅遊業。問了一下朋友,他說沒去過,只知道有漂亮的海灘但物價很高,不是一般印度人負擔得起的。我大概有個印象了。

找來網上資料看,果亞的旅遊業近年來的確發展得很快,服務性行業漸了總收入的三份四。沈博士文章裡說的果亞本土化,要求更多的自治權力,限制外來移民人口,我想旅遊業發達必是一個主要因素。文裡只提,果亞以人均GDP 計是印度最富有邦,但沒提到它不是印度的金融中心,也沒提到主收入從何來。情況有點像澳門,博彩業的收入令澳門人有全球最高的GDP,只不過是數字遊戲。

聽起來果亞處境又跟香港差不多,外來人口影響本土文化等等相類似問題,可是又不盡相同。表面上遊客錢易賺,吸引到不少人移居果亞,但當中一部份就如我遇到的是候鳥旅遊業者,果亞的遊客生意是有季節性的。問題在,政府為了避免產業過度傾斜,也同時大力發展其他產業,例如藥劑、食品加工、故有的礦業和漁農業,長遠來說是正確的,但就帶來很多如外來人口等經濟高速增長無可避免的問題。

反觀香港,飽和的產業,不斷的接收非勞動人口,一年四季大陸遊客。去年,大陸遊客超過四千萬,果亞接待的不過是接近三百萬......


Wednesday 3 September 2014

旅遊雜記 <以弗所的世界>

一個地方,最動人的還是人的故事。

看到這新聞裡報導的Yamac House,想起那年烈日下的以弗所,Yamac House, 那個被白色頂蓋覆蓋的大範圍。在這支架撐起的屋頂下,趟著公元前的房屋結構,壁畫,馬賽克地板。

考古,就如在生的人為逝去的過去說故事,而在說故事的同時,亦在寫著自己的歷史。有人認為很無謂,一直回頭看是浪費時間,也有人很熱愛,過去的過去也是建構自己的一部份。

自1977年開始發崛以弗所,不少人花了一生在這聖經上出現的城鎮遺址。就如文裡那名叫Savaser 的工人所說,這漫長而細膩的工作成為了生活方式。字裡行間透露出滿足自豪。

是啊,這工不能令你賺大錢,每天重覆的工序也可能很沉悶,但它就是有能力令你以這工作為榮,死心塌地的想著二千年前的故事。

http://www.hurriyetdailynews.com/centuries-old-ephesus-paintings-restored-with-latest-technology.aspx?pageID=238&nID=69566&NewsCatID=375

Monday 1 September 2014

挪威真人秀電視節目

Alt for Norge,一個挺有意思的挪威真人秀電視節目。這星期剛開始season 5 的第一集。

參加者全都是美國人,他們過來挪威進行一連串比賽,每一週淘汰一人,到最後留低的,就可以見到在挪威跟他/她有血緣關係的親人。這些美國人,都是挪威移民的後代,他們參加這個節目,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尋根。

他們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為了生活,漂洋過海。一百年前交通沒有現在那麼便利,有些人從此跟至親都沒再見上一面。那時候的挪威,差不多是全歐洲最窮的國家,石油開採只不過是近四十年的事。先天不足,因地勢氣候環境,農作物支撐不了日漸增加的人口,只好向外流。一百年間,超過八十萬挪威人移民,絕大部分到了美國,是當時全國人口的三份之一,若要說每個家族都有人離開也不過份。

主辦單位為每人都找到了親人,還附上不同舊照片,更安排你到祖先住過的地方,但要相敘就必先贏得比賽。不知是否節目效果,不少參賽者見到這些就開始激動哭起來,不過這題材真的挺催淚的。

第一集的遊戲內容都跟挪威有關,鏡頭帶過的壯麗挪威景色我差點以為是旅遊節目,很成功的置入性行銷! 這應該是第一個我有意欲追看下去的挪威電視節目!